- 首页 > 巨星产业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术语二:品种与繁殖
-
201.品种:动物(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长期进行自然或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在外表性状、生长发育性状、繁殖性状及其它性能等与其它同类动物有明显区别,并具有一定数量的群体。如杜洛克猪、皮特兰猪等。
202.品系:品种中,具有特殊性状、性能或区域的群体,如英系大约克(又称英系大白)、加系大约克等。
203.杂交:指不同品种或品系的公母猪之间进行交配称杂交。由此产生的后代称杂交种(猪)。仅有两个品种的动物进行的杂交叫二元杂交,其后代称二元杂交种(猪);有三个品种的动物进行的杂交叫三元杂交,以此类推。
204.杂种优势:不同品种亲本杂交所得的后代个体通常表现出生活力和生殖力较强,生产性能较高,其性状的表型均值超过亲本的平均值,这种现象称为杂种优势。
207.后备猪:指4月龄至配种前准备留作种用的猪。
208.基础母猪:经检定合格正式参加繁殖过程的母猪。
205.DLY猪:应用杜洛克作终端父本,与长白作父本约克夏作母本的二元母猪交配产生的后代即三元杂交猪。
206.同质选配:用性能或外形相似的公母猪配种,要求在下一代中获得与公、母猪相似的后代的杂交方式。
209.断奶综合征:一般将断奶后仔猪发生腹泻、水肿病、内毒素休克等综合症状称为断奶综合征。
210.肉猪出栏率:一年内肉猪出栏数与年初猪存栏数之比。
211.肉猪商品率:一年内出售的商品肉猪数与年内出栏的肉猪数之比。用来反映猪场生产的总体水平。
212.相食症:猪的相互咬食现象,是肉猪生产中常见的危害较大的一种恶癖。其中以咬耳、咬尾最为常见。
213.宰前重:被测猪只体重达100kg后,停食但不停水24小时的空腹体重称为宰前重。
214.胴体重:屠宰后去头、蹄、尾及内脏,保留板油和肾脏的躯体重量为胴体重。去头、蹄、尾的方法是:头从耳根后枕寰关节及下颌上的自然皱褶切下,前蹄从腕关节处切下,后蹄从跗关节处切下,尾从紧贴肛门处切下。
215.屠宰率:指胴体重占屠宰前体重的百分率。
216.胴体长:在胴体倒挂时从耻骨联合前缘至第一肋骨与胸骨联合点前缘间的长度,称为胴体长或胴体斜长。
217.背膘厚:宰后胴体背中线肩部最厚处、胸腰椎结合处和腰荐椎结合处三点膘厚的平均值为平均背膘厚。国外采用胴体探测仪测定离背中线6~8cm处倒数第三到第四肋间的背膘厚称为边膘厚。
218.眼肌面积:胴体胸腰椎结合处背最长肌横截面的面积。可用求积仪计算面积。
219.腿臀比例:沿腰椎与荐椎结合处的垂直线切下的腿臀重占胴体重的比例。
220.胴体瘦肉率:将左半胴体进行组织剥离,分为骨胳、皮肤、肌肉和脂肪四种组织。瘦肉量占四种组织总量的百分率即是胴体瘦肉率。公式如下:胴体瘦肉率(%)=瘦肉重÷(瘦肉重+脂肪重+皮重+骨重)×100%
221.胴体脂肪率:脂肪占四种组织总量的百分率即是胴体脂肪率。
222.系水力:指肌肉蛋白质在外力作用下保持水分的能力。其测定方法:宰后2h内取第2~3腰椎处的背最长肌,切取厚度为1.0cm的薄片;再用直径为2.523cm的圆形取样器(圆面积为5.0cm2)切取肉样。用感应量为0.01kg的天平称压前肉样重。然后将肉样置于两层医用纱布之间上下各垫18层滤纸。滤纸外层各放一块硬质塑料垫板,然后放置于钢环允许膨胀压缩仪平台上,用匀速摇把加压至35kg,并保持5min立即称量压后肉样重。
223.熟肉率:宰后2h内取腰大肌中段约100g肉样,称蒸前重。然后置于铝锅蒸屉上用沸水蒸30min。蒸后取出吊挂于室内阴凉处冷却15~20min后称蒸后重,并按下式计算:熟肉率(%)=(蒸后重÷蒸前重)×100%
224.肌肉大理石纹:肌肉大理石纹指一块肌肉内可见的肌内脂肪。评定方法是:取最后胸椎与第一腰椎结合处的背最长肌横断面,置于4℃的冰箱中存放24h后,对照大理石纹评分标准图,按5级分制评定。1分为肌内脂肪呈极微量分布;2分为肌内脂肪呈微量分布;3分为肌内脂肪呈适量分布;4分为肌内脂肪呈较多量分布;5分为肌内脂肪呈过量分布。两级之间只允许评0.5分。以3分为理想分布,2分和4分为较理想分布,1分和5分为非理想分布。
225.产仔数:产仔数有两种指标,即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总产仔数是包括死胎和木乃伊在内的出生时仔猪总头数。产活仔数是指出生时活的仔猪数。产仔数是一个复合性状,主要受排卵数和胎儿存活率以及配种的影响。
226.产仔间隔:产仔间隔指母猪相邻两胎次间的平均间隔期,即:产仔间隔=妊娠期+空怀期。
227.泌乳力:是指母猪在整个泌乳期所分泌的乳汁的能力。生产上一般用断奶时仔猪窝增重来衡量。
228.乳猪:特指尚没有断奶的小猪,国内称为仔猪的实际上包括未断奶的和已经断奶的,分别称为“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也有用“仔培猪”这样的名称的,但很少见。
229.初生重:仔猪出生后12h以内称取的重量。
230.初生窝重:初生窝重是指同窝活产仔猪初生重的总和。
231.断乳窝重:指断乳时全窝仔猪的总重量。
232.初产日龄:初产日龄即是母猪头胎产仔的日龄。
233.泌乳量:是指母猪在整个泌乳期所分泌的乳汁的总量。
234.哺乳仔猪:指正在跟随母猪,并通过吃奶获得所需营养的仔猪。
235.断奶:将哺乳母猪和仔猪隔离开,并停止仔猪吮乳的过程。
236.保育猪:一般指7~30Kg的猪只。
237.生长猪:一般指30~60公斤的猪只。
238.育成猪:指大于60公斤的猪只。也有称肥育猪或育肥猪的。
239.木乃伊猪:在怀孕期间死亡的胎儿以木乃伊的状态被产出的像木乃伊的死胎儿。
240.母猪年产窝数:每头母猪一年之内能够生产的胎次数,一般在2.0/年到3.0窝/年之间。
241.僵猪:仔猪生长缓慢,被毛蓬乱无光泽,生长发育严重受阻,形成尖头大肚的刺猬猪,俗称小老猪,即僵猪。
242.初乳:分娩后3-5天的乳,含有丰富的白蛋白和球蛋白,可被初生幼畜直接吸收入血。它们一方面可补充血液中的白蛋白同时可使初生幼畜获得被动免疫,提高幼畜抵抗力,另外,初乳中含有较多的无机盐,特别是镁盐,可促进胎粪的排出。初乳中还含有维生素A、C、D。
243.过哺:在生产中,常有个别母猪产后无奶或因故死亡,也有活产仔数猪超过母猪有效乳头数的情况,这就要为多出的仔猪找个“奶妈”,将仔猪过寄给别的母猪代养,生产中叫做“过哺”。
244.并窝:在生产中,有两头母猪产活仔数目都不多,可将两窝仔猪并做一窝,由一头奶好的母猪哺育,另一头母猪则相当于早断奶了,让其早发情早配种以提高生产效率,这叫“并窝”。
245.寄养:将仔猪在不同的母猪间饲喂以获得更多乳汁的做法。
246.早期隔离断奶:仔猪出生后保证吃足初乳,并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预防接种,在21日龄前断奶并与母猪舍相隔250m到10km,以阻断母猪将病原传递给仔猪的一种培育仔猪的管理方式。在养猪发达股价
247.静立反射:按压母猪臀部,则母猪站立不动,有时两耳扇动,称为“静立反射”,是实施配种的最佳时机。
248.短期优饲: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0~14天左右,为其提供优质的饲料来增加产仔数的一种饲喂方法。
249.诱导发情:诱导发情是指对处于乏情状态的母畜,利用外源激素或某些生理活性物质以及环境条件的刺激,促使乏情母畜卵巢从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技能性活跃状态,使母畜正常发情排卵的技术措施。
250.育种目标:猪的育种目标是改良猪种,实现养猪生产与加工的最大经济效益。因此在确定育种目标时,要着重考虑对养猪生产效益影响最大的经济性状。
251.BLUP:BLUP是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的缩写,中文译名是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是当今世界上动物育种值估计中应用相当广泛的先进的统计方法。它是由美国著名数量遗传学家C.R.HENDERSON于1950年提出的。BLUP是一个非常灵活的线性模型分析方法,适于解决动物育种中各种情况的育种值估计。
252.EBV:估计育种值,英文Estimated Breeding Value的缩写。具体数值可从有关文献中查到。
253.QTL:数量性状位点,英文Quantitative Trait Loci Breeding Value的缩写。数值可从有关文献中查到。
254.初情期:青年母猪的第一次发情的月龄。引进品种母猪的初情期一般为5~8月龄,平均为7个月龄。
255.去势:将公猪睾丸和附睾从阴囊中摘除掉,使之失去生殖能力。
256.候配反射:按压发情母猪背部时,立即出现呆立反应(静立反应),这种呆立反射行为称为候配反射。这是母猪发情的一个关键标志,具体的判断标准参见25页图160。
257.情期受胎率:一个发情期参加配种而受孕的母猪占配种母猪数的百分比。
258.繁殖率:即指本年度内出生仔猪数占上年度终适繁母猪数的百分比,主要反映猪群增殖效率。
259.精子活力:精子的活力是指原精液在37℃条件下呈直线运动的精子占全部精子总数的百分率。
260.隐睾:指睾丸未降至阴囊,呈隐形睾丸的情况,是公猪一种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
261.同期分娩:将诱发分娩技术应用于大群配种时间相近的妊娠母猪,使其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分娩的管理措施。
262.同期发情:将诱发发情技术应用于大群预测情期相近的干奶母猪,将群体母畜不同进程的发情周期调整为统一进程,使其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发情的管理措施。
263.繁殖周期:母猪妊娠期(114天)+仔猪哺乳期+母猪断奶至受胎时间。
264.妊娠前期:母猪妊娠1~12周的阶段,此阶段胎儿处于增重不多,对摄入营养的质量要求较高而数量不多。
266.断奶在发情:母猪断奶至下一次配种的天数。
267.返情:母猪发情配种后未能怀孕的情形,不一定出现再次发情。
265.妊娠后期:母猪妊娠13周到分娩这一阶段,此阶段胎儿增重较多,对营养摄入量要求较高。
268.激素:是由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和某些组织器官的生活细胞所释放的控制生理活动的一类化学活性物质。
269.发情周期:母畜性成熟后便出现周期性的发情表现,通常将两次发情间隔的时间叫做发情周期(性周期)。
270.黄体与红体: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卵后,卵泡膜和卵巢上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入排空的卵泡腔内形成凝块,称为红体;此后,颗粒层细胞增生变大进而形成黄体,黄体细胞产生孕激素。
271.超数排卵:用外源性促进腺激素诱发母猪卵巢的多个卵泡同时发育并排出具有受精能力卵子的技术措施。
272.冷冻精液:冷冻精液是以液氮(-196℃)或干冰(-79℃)为冷源,将精液经特殊处理后,保存在超低温下以达到长期保存精液的目的能较长时期保存精液活力的技术措施。
273.精子获能:公畜射出的精液一般不具备受精能力,精子通过母畜生殖道(子宫和输精管)后,在形态和机能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并具有受精能力的生理现象叫做精子获能。
274.胎膜:胎模是由胚胎外的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三个基本胚层形成的卵黄膜、羊膜、尿膜和绒毛膜的总称,胎膜是早期胎儿与母体子宫粘膜交换气体、养分及代谢产物的暂时性器官。
275.繁殖力:繁殖力是指家畜在正常生殖机能条件下,生育繁衍后代的能力;澳门太阳集团2007手机版
276.正常繁殖力:正常繁殖力是指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所获得的最经济的繁殖力。
277.发情持续期:从发情开始到发情结束所持续的时间称为发情持续期。
278.生殖激素:与生殖功能关系密切的激素叫生殖激素。
279.胚泡附植:胚泡附植是指早期胚泡在子宫内游离一段时间后,随着带状囊胚的不断扩张而固定下来,囊胚的滋养层逐渐与母体子宫内膜发生组织上和生理上的联系,也叫着床或植入。
280.胎盘:胎盘则指胎儿绒毛膜的绒毛与母体子宫粘膜发生联系所形成的一种结合体,由两部分组成:胎儿绒毛膜的绒毛部分为胎儿胎盘,母体子宫粘膜部分为母体胎盘,两者合称为胎盘。